但是但是,我想說的是,我完全錯了,蒙古國的東西超好吃的。
如果你是在烏蘭巴托,那街上的選擇真的是非常地多,不只是蒙古傳統菜,烏蘭巴托有非常多異國餐廳,我有吃到的,有俄羅斯餐廳、義大利餐廳,在街上看到的,還有土耳其菜、印度菜、德國菜、韓國菜(特別多)、烘焙坊的麵包也非常香,甚至有專門賣法式麵包的烘焙點心坊。且大家都知道,蒙古國的物價比臺灣便宜,有時我們大吃了一頓,卻發現要付出去的錢比想像中少了許多。
第一天晚上,我們四個臺灣女生和一個中國大陸女生相見歡,大家特地找了間俄羅斯餐廳來聚會,我必須和大家推薦這間,這間真是太好吃了!Korshma俄羅斯餐廳,是太雅出版的那本「蒙古國」裡頭介紹的。在 Choimbol Street上,往甘丹寺的方向。
如果妳到蒙古國,想嚐嚐俄羅斯菜,我推薦這家,並且請點所有的烏克蘭菜!這間菜單是英文的,老實說我們就算看了也不曉得那是什麼東西,當時只是看到有個字眼是「烏克蘭」,想說還知道這個國家在地圖上哪,就給它點下去,結果.....我沒想到烏克蘭菜原來是這麼好吃的東西,如果真是如此,那我超想去烏克蘭!
下圖是烏克蘭的茶,左邊是一杯白熱水,右邊是一盞類似棗蜜的東西,我不是很清楚那是什麼,喝的方式,就是將適量的棗蜜放進熱水,非常好喝!我想如果引進臺灣,價位不高的話應該很受歡迎~
下圖是個雞湯麵, 根據菜單上說這是一道烏克蘭家常菜,雞湯超好喝~麵是麵疙瘩來著,還加了一些蔥,非常簡單,但是超香~
下面這道很特別,左邊是我們常見的黑麥麵包,右邊這一條條白色的吃起來是油脂,感覺上是動物的脂肪,回臺灣後看別人的網誌,知道這是豬油。這種東西我在台灣看了是要吐的,不過這是要夾在麵包上,脂肪有煙燻過,是涼的,老實說非常滑嫩,甚至有一點豆腐的感覺,不怕中風的話真是很好吃~
炸馬鈴薯片,下方那團白白的是酸奶,請不要一次沾太多酸奶,否則真會太酸。
這是塊豬排,可以看出來上頭是焗烤的皮下去作的,熱量很高,不過出來玩就先放棄減肥大計啦~
下面這個好像也是比較傳統的菜餚,我忘記是不是烏克蘭的,或許不是。主菜的部分是肉捲,麵皮是攪了蛋的,左下方的黃色沾醬其實是比較濃的玉米濃湯高湯,特別的是,這道主菜居然是配飯吃。
這頓我們五個女生是叫了好幾道主菜之後,大家當成Fridays 來share吃的,並且一人一份烏克蘭茶,非常棒的一頓!我記得最後結帳,換算下來一個人才兩百多塊台幣。後來我非常慶幸在進戈壁前先來吃了一頓,這讓我在戈壁面對羊肉水的時候不會有種苦情的感覺 XD另一頓在烏蘭巴托吃的異國餐廳,是回臺灣前一天在大街上隨便進去的一間義式餐廳,非常抱歉我沒有記下名字,在國營百貨的那條路上。裡頭賣的是pizza和義大利麵,其實也是很好吃的。
由於兩間都是我們隨便找便進去的,且都很好吃,這讓我覺得烏蘭巴托的異國餐廳應該不大有地雷,不過,也或許是我們的脾胃很好伺候 :p
至於蒙古的傳統食物,確實是以羊肉和奶製品為主。由於在烏蘭巴托有許多選擇,所以烹調的方式或許比較精緻一點。不過,到了像中戈壁那樣的鄉下地方,確實大部分都是沙蔥拌水煮羊肉。
其實沙蔥是個很好吃的東西,不過,那或許是因為我本來就是蔥和蒜的愛好者。如果你不吃蔥蒜,那來到中戈壁確實會有點痛苦。
這就是沙蔥,在戈壁草原上常看到一地都是,大頭說,在她甘肅老家,沙蔥只要是在有水的地方就會隨便長出來了,它們會開著紫色和白色的花,十分美麗
沙蔥,在中戈壁會看到的料理方式,常常是被作成鹽漬的的樣子,比較鹹並帶有蔥的香味,是拿來拌東西用的。如下面這張圖,左邊的罐子裡就是鹽漬的沙蔥。
在戈壁的蒙古包裡,我們吃到的東西多半是鹹的,或許是因為牧民要補充電解質的緣故,烹調出來的東西往往偏鹹,不過,第一次吃的時候都還覺得挺好吃的。
這是羊肉乾,女主人拿出羊肉乾在鍋子裡頭搗鬆,可以加水、加麵條,變成肉乾的湯麵~
還有駱駝奶~下面這張照片沒辦法看到,不過外表看起來就像一般的牛奶一樣,但駱駝奶喝起來比較淡,或許是他們參了水的緣故,且因為是剛擠的所以很新鮮,腥味對我來說幾乎沒有。駱駝奶是我們在中戈壁期間覺得唯一可以解渴的東西,那天我喝了三碗駱駝奶,因此後來的拉肚子當時以為是駱駝奶喝太多的緣故。
靦靦的13歲大哥,是牧民家的大兒子,他看起來有點害羞,不想跟我們主動互動,卻默默在旁邊幫弟弟蓋了一間房子,騎著打檔車出門去~
中戈壁的飲水,是我這次蒙古國旅行唯一的夢魘。不知怎地,進了中戈壁省後,所有的飲水喝起來,都有淡淡的鹹味。且在沙漠牧民家的那個晚上最為嚴重,根本就是鹽水!我那天想找出原因,便觀察了一下女主人煮水的過程。女主人非常NICE,她可能知道我們城市來到這裡都很需要喝水,時常問我們要不要裝水,然後就要燒水給我們,不過,女主人使用鍋子煮羊肉給我們吃之後,由於缺水的緣故,她只使用了少許的水刷洗了鍋子,並且用力地用抹布擦乾後,就拿同個鍋子幫我們燒水,這樣一來,水不但鹹,還有羊肉味,還有一點白色懸浮物在裡頭。
其實我一開始真的並不討厭傳統菜餚裡頭的羊肉,不過,當妳歷經了乾渴難耐,並且喝的水裡頭都是羊肉味的一天,並且搞到拉肚子脫水的時候,或許近兩年你都不想再碰羊肉了。Linda就是如此,她腸胃炎後聞到羊肉就想吐。
我在牧民家拉肚子的時候,還沒想到這是脫水的症狀,回來後說了這段經歷給家人聽,我爸才提醒我這應該是脫水的狀況:因為我們人已經很渴了,還在喝鹽水,那就脫水了。
後來我問了秘史的領隊Munya,想說她是地質學家,或許知道怎麼回事。我問她為什麼中戈壁的水喝起來都是鹹的?她想了一下,回答我說應該是牧民自己放了鹽,因為他們必須補充電解質,所以牧民其實一直處於乾渴的狀態。隨即她又說,南戈壁的水沒有這種情況。XD (Munya對於我們花時間在中戈壁有點不滿,她覺得中戈壁沒什麼東西,都去了戈壁就該去南戈壁才對~南戈壁省才是戈壁區的精華地段)
在此奉勸想去蒙古國的人,如果你的行程排了戈壁區,請千萬在可以買到礦泉水的地方多買一點水,因為牧民家的水不是我們城市人可以適應的。我還記得那天下午從Uush沙丘回來,我爬向水壺,但我已經知道喝那個水只能解渴一分鐘,之後只會繼續地渴下去~此時突然在背包裡發現一顆橘子,是Yvonne 在烏蘭巴托時分給大家的小橘子,我狼吞虎嚥地吞了它,頓時覺得被救了一命,橘子皮還放在口袋,晚上在帳篷裡時拿出來聞香 XD 我在台灣是很不喜歡吃水果的,但自此對橘子感覺大好~
關於蒙古的傳統食物,沿途在公路小餐館吃到的東西是這樣的,我想也是簡單的傳統食物:
還是一樣是羊肉、羊肉,下圖右上角的是酥皮餅,是沾羊肉湯來吃的,另外還有駱駝奶~第一天吃到都覺得很可口,不過,還是一樣在中戈壁經歷羊肉水和脫水後,就不想再碰了 :p
此外還有馬奶酒。秘史行程的第一天,司機Ganaa邀請我們去他家吃東西,因為路程剛好會經過他家,且他想看看他的老母親,因此我們在Ganaa家也吃到了不錯的傳統菜餚,除了水餃、羊肉湯外,另一個有趣的就是馬奶酒。
這是我喝了一大口馬奶酒的樣子,看得出來這是什麼味道嗎?: p
馬奶酒的外觀,看似很無害的牛奶,但你要是像我一樣喝一大口,你的味蕾就要死一大片了 。馬奶酒有一種發酵的酸味,非常濃重,要是喝一大口,保證舌頭發麻。Munya告訴我們,馬奶酒的酒不是滲了外加的酒精,而是在製作過程中,不斷擣著馬奶而發酵產生的。她說,蒙古人就是喝馬奶酒,身體才會強壯。 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怎樣,我喝了半碗,那天確實覺得精神挺好的 :p
還有一種好吃的東西是水餃~這個大雅出版的《蒙古國》已有介紹,我就不提了。
最後,想提一下早餐的部分。其實我們在Gana Guesthouse吃到的早餐,和一般西式的早餐沒什麼不同:
這頓早餐要3000圖,換算成台幣(除以45)其實算貴的早餐。像這樣的早餐菜色,跟秘史行程中的巴顏郭勒營地、賓德爾的成吉思汗營地,都是差不多這樣的東西。不過,中戈壁的麵包師傅家,他教我們抹了奶油之後,再奶油上淋一層砂糖,部分砂糖會被奶油黏在一起,變成一層薄薄的糖層,其餘的砂糖就撥回砂糖罐子裡。這種吃法挺好吃的,也是我之前不知道的吃法。
另外就是在牧民家遇到一個很會煮好吃東西的女主人,這是她提供的菜色~
蔥油餅,是沙蔥作的,鹹的,好吃!
法式土司加小黃瓜,沙漠中的綠洲啊啊~終於看到富含維他命C的東西了~~
關於蒙古吃吃吃,還有街上賣的小點心。有個常見的松子,買起來非常便宜。
剛好還有剩一點,現在拿出來拍 XD
吃松子的方法,跟啃瓜子一樣,要把殼先咬縫再剝開,吃裡頭的松子。我一開始不知道,很野蠻地吞了好幾個松子殼,一整個當爆米花在吃,不知道旁邊的蒙古人會不會覺得哪來的女生這麼恐怖 XD
我對秘史行程的營地提供菜色沒什麼特別的印象,巴顏郭勒的飯菜大概是西式簡餐,主菜是羊肉~在賓德爾的營區吃的還是韓國菜,還是中戈壁牧民家的菜色印象比較深刻。
以上,我能想到的關於吃在蒙古,嗯。在此節錄三大重點給大家:
1. 蒙古國的東西很好吃,在烏蘭巴托不用擔心吃的習不習慣,去鄉下才有點顧慮。
2. 參加Ger to Ger 去戈壁區,請自備礦泉水。看到可以買礦泉水的請先買起來。
3. 出門在外,還是帶些腸胃藥。 XD
1. 蒙古國的東西很好吃,在烏蘭巴托不用擔心吃的習不習慣,去鄉下才有點顧慮。
2. 參加Ger to Ger 去戈壁區,請自備礦泉水。看到可以買礦泉水的請先買起來。
3. 出門在外,還是帶些腸胃藥。 XD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