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

2012 蒙古國行紀(6) ----孩子的敖包

早晨不到六點就起床,巴顏郭勒的清晨,非常美麗。








綠草如茵,點綴很多花兒,雖然蚊子很多,我還是殺了許多記憶卡空間。









巴顏郭勒有個重頭戲,就是上圖後面形狀奇峻的山,根據《迭里溫‧孤山》的訪記,那座山的山下正是鐵木真早年競爭的伴當札木合的出生地。

今天繼續我們的行程,我們來到一座17世紀的寺院。

老實說我對寺廟沒什麼興趣。這座寺廟座落在一座湖的前面,蒙古近代以前信仰佛教,境內有許多寺院,主要是信仰黃教。1923年共產黨執政後,開始大量地毀壞寺廟、逼和尚還俗,這個寺廟看起來保存得很好,我想是因為最近又有整修的緣故,領隊告訴我們這間寺院目前只有一個喇嘛在裡頭,我們到的時候,這位喇嘛還在外面上廁所......

這間小間的很有趣,造型很像幼稚園......

離開寺廟,車子走到一個山谷停下來休息,遇到一個牧人騎著馬趕羊....
接著司機上去和這位牧人攀談了一下,然後就變成我們可以輪流騎他的馬.......XDD

來蒙古一直很想嘗試騎馬奔馳的快感,不過,大家都說馬跑起來十分危險,不會控制的話很快便會摔下馬。我爬上馬鞍,覺得馬鞍應該不是給人坐著的,應該是給人靠著下背的,基本上人似乎是半站在馬踏板上(我不知道我們踏著的那個物事叫什麼 XD),下背靠著馬鞍。所以,13世紀那些日行百里的蒙古騎士,真的體力很好!



接著是鹿石,據說是新石器時代的遺物,有好幾個石刻圖案,鹿石的附近還有一個蒙古包,旁邊還牛羊在放牧,和許多地方的新石器遺跡不同的是,蒙古國的遺跡都和現在的人們住在一起,這塊地方,這麼久以前就有人在這裡居住,那時的草原上有鹿啊......



再往前走沒多久,到了一個敖包停了下來,Louiz說這裡是「孩子的敖包」。
鐵木真的母親訶額倫,是也速該的妾。當泰亦斥兀惕人遺棄他們母子的時候,也速該的正妻也和訶額倫他們一起生活著,正妻有兩個孩子:別克帖克、和別勒古台。

這個故事,記載在秘史的76~77節。有一天,鐵木真和弟弟合撒兒、別克帖克、別勒古台四個人,在河邊釣魚,有一條漂亮的魚上鉤了,別克帖克卻把這條魚搶走了。鐵木真和合撒兒很生氣,回去抱怨給訶額倫聽,訶額倫聽了,以一個母親的身份斥責鐵木真:

「不要那樣!你們兄弟之間,怎麼可以那樣?我們除影子以外沒有別的伙伴;除尾巴以外沒有別的鞭子。我們怎麼能報復泰亦斥兀惕兄弟們所加給的苦痛呢?」

鐵木真和合撒兒不以為然,摔了簾子出去。兩人合議,要把別克帖克除掉。這時別克帖克正坐在一個小山上,看著九匹銀合色的騸馬,鐵木真和合撒兒一前一後,抽著箭逼近別克帖克,秘史記載了這個孩子的遺言:

「正受不了泰亦赤兀惕兄弟們的苦害,正在說誰能報讎的時候,你們怎麼把我當作眼裡的毛,口中的刺呢?在除影子以外沒有別的伙伴,除尾巴以外沒有別的鞭子的時候,你們為什麼要那樣想呢?我死就死!不要毀滅我的火盤,不要撇棄別勒古台。」

秘史記載,他說完遺言,便盤腿坐著等他們射,於是鐵木真和合撒兒「一個從前、一個從後把他穿射過去。」

鐵木真實現了別克帖克的遺言,他照顧別勒古台,日後別勒古台成為他營帳中的大將。蒙古人為了紀念別克帖克,在這裡立了個敖包,他們叫做「孩子的敖包」。

孩子的敖包,確實座落在一座小山上,昏暗的天色,我彷彿看到別克帖克那男孩真的坐在那裡。
別克帖克說,讓我死,但請不要毀滅我的火盤,不要撇棄我弟弟別勒古台。

天下著小雨,空氣中有濃重的濕氣,我居然流了眼淚。那群孩子放牧銀合色的騸馬的草原,就在眼前...

這個看似小男生為了分獵物而發生的血案,在人類學者 Jack Weatherford眼裡有不同的解釋,他認為這或許和北亞游牧民族的「收繼婚」傳統有關。北亞游牧民族的正妻有著較大的權力,她所生的兒子亦較受重視,若家中的大家長死了,正妻的兒子能納自己母親之外的二室作為妻子,這就是「收繼婚」。或許鐵木真和合撒兒在這座小山,是為了解決這件事:別克帖克將來可能會娶自己的母親,又他分配獵物不公平,代表對鐵木真兄弟並不好,鐵木真自小就和母親相依為命,對母親十分孝順,或許有點孩子的佔有慾,對別克帖克當然除之而後快。

別克帖克也是個勇敢的少年,大難臨頭了,他的遺言不是求對方饒了自己,而是求鐵木真照顧自己的親弟弟別勒古台,有幾個孩子可以像他這樣端坐著等待敵人射穿他呢?

沒來到孩子的敖包,這個故事或許就在昏暗的蒙古包裡看過就算了,真的來到了孩子的敖包,心裡有著很大的震動。

我們在孩子的敖包待了較久,或許Munya和Ganaa都發現了我們很喜歡這裡,直到天快黑了,司機Ganaa才來催促我們趕快上車。


距離孩子的敖包不遠處,是Rashaan Khad岩畫所在,據稱這岩畫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,附近地上還有許多新石器時代的墓葬。Ganaa指了新石器岩畫給我們看:

就是這兩個,你看出來了嗎?

老實說,我們一開始還不怎麼相信,因為這兩幅岩畫實在是很不清楚,且上圖第一個看起來很像甲骨文,搞不好是後來的人刻上去的。Munya看出了我們的質疑,讓Ganaa帶我們又到附近的石堆轉了一圈,還真的都沒什麼其他岩畫,我們只好認了這塊石頭....XD

Rashaan Khad岩畫似乎有著歷代的題記遺跡,或許這新石器時代的岩畫老早就為人所知,歷代以來的旅人們、官爺們就喜歡在這邊題字~

這很顯然並不是新石器時代遺跡............



這更鬼扯,還有「大明皇帝」字樣.....大概是明朝的哪個官兒來這裡到此一遊,也是個古蹟啦

前行了一陣子,來到了這裡--別迭兒山嘴。

前面提到,鐵木真在少年時代曾被太亦赤兀惕人捉了,但鐵木真又逃了出來,據說便是在這個地點--別迭兒山嘴,他和弟弟們會合了,於是他們從這裡,帶著母親訶額倫、幼小的弟弟帖木倫,一路到了我們去過的濶濶海子,也就是藍湖住下。

這裡現在留有一些防守用的城牆,我想這個山口或許是個要塞,可惜鐵木真之後關於這個山口的歷史意義我們並不清楚,不過,據Munya說,翻過這個山口,有更多這樣的建築,只是我們在孩子的敖包耽誤太久,不得不放棄翻過山口的行程,趕快在天黑前到達我們要住下的營地。

今晚我們住的營地,就叫做「成吉思汗」營地。不過,這個營地與前晚寧靜的巴顏郭勒不同,有一票150人的韓國騎馬營隊在這個地方進行,據說原來是不准我們入住,因為韓國人把整個營地包下了,不過因為Munya和營地老闆是舊識,所以讓我們成了這個營地唯二不一大早爬起床騎馬的兩個蒙古包。

韓國人帶了韓國廚師來,專門煮韓國菜,我們到營地的時候已經晚上八點多,服務生有點慌張,端出來的菜都是冷韓國菜,與前一晚巴顏郭勒的菜色差了許多。我們都不喜歡,吃得很少,加上韓國人也把熱水用完了,無法洗澡,有丁點兒不開心~不過這也難不倒大家,畢竟在戈壁我們四天沒洗澡也不會怎樣啊.....

Munya不改她瘋言瘋語的言行,這天晚上,她邀了我們進她的ger,告訴我們她的人生觀,她過去的情史,喝了幾杯Vodga,說要去外面找個「迷失的韓國人」來跟她跳舞。大頭沿途都和她相談甚歡,覺得她很好玩~便表露出她自由記者的身份,想找時間採訪Munya。

我怕酒精讓我又發燒,只喝了一點,Munya說:妳不禮貌。
我只好全乾了,所以,這天晚上非常好睡。